辨別模式
昨天玩了一整個上午各式各樣的「重複」。今天我們利用昨天創造的重複,玩「辨別模式」。
小孩抓到排重複的技巧之後,不一定能辨別所有的模式。在家可以玩下面這些遊戲:
1⃣️ 將平時排出的「重複」拍照,印下。放入透明夾裡,提供白板筆,讓小孩想玩時可以用筆圈出。這些「重複」可以是小孩自己排的,也可以是大人排的。
👀 觀察: 如果找不出來,觀察小孩是卡在哪裡?給予更簡單的重複圖形,還可以建議小孩將所有的重複念出來,透過念出聲音,能幫助小孩更容易找出重複圖案。
2⃣️ 提供一條毛線,讓小孩排出「重複」之後,用毛線圈出。也可以大人排一些重複,讓家裡的兄弟姐妹一起討論,看看裡面的「重複」是哪些,用毛線圈出。

debug 找錯
除了排出重複、找出重複之外,大人也可以提供一個「有錯誤的重複圖形」,讓小孩抓錯。也可以二個小孩互相出題,讓對方找錯。這是一個很容易的debug玩法。

音樂裡的重複
每次玩重複時,我總是想到以前聽過的「奧福音樂」,這類的音樂重複性很高,節奏清楚,很適合用在「重複」遊戲。可惜我已經沒有那些音樂了,但我在網路上找到一個蠻類似的音樂,於是我邀請艾米與利亞一起玩。
在youtube 找到的音樂
我先將裡面的動作印下貼在白紙上,先讓他們熟悉那些拍手、拍腳的圖片是什麼意思,接著跟影片中的小鳥一起玩。多玩幾次之後,艾米發現這是二組重複的音樂。

還可以這樣玩:
1⃣️ 提供不同的動作圖片,讓小孩排列出他們喜歡的動作,配著音樂做動作


2⃣️ 將重複的圖片拿走,換上數字,練習基本的迴圈指令

地板coding遊戲
今天我找了一些小孩很熟悉,重複結構非常強的故事,當作地板coding遊戲的情境。
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➡️ 練習基本地板遊戲的規則

1⃣️ 邀請小孩找找家裡的玩具,看看哪些玩具適合當這個故事的道具
2⃣️請小孩自己設置地墊
3⃣️提供有各種➡️箭頭的紙片,讓小孩可以為毛毛蟲找到食物

小種子 ➡️ 介紹障礙物
不想在地板貼紙膠帶,沒關係,可以找出家裡任何有格子的板子,例如: 西洋棋棋盤,象棋棋盤,再提供一個小孩很熟悉的故事,邀請小孩一起玩coding。
除了讓主角去各個地方找東西之外,還可以加一些「障礙物」增加劇情與難度。
讓小孩討論怎麼走可以避開那些「障礙物」,走到終點

想念一朵小菊花 ➡️ 自己畫劇情
想念一朵小菊花是一本「水循環」的故事,述說水滴從天空掉落,遇到菊花,接著變得太大太重,掉到河裡,從山谷流到大海,最後回到天空。

因為這個故事是「水循環」,因此小孩要設計一個大迴圈,這次我請艾米與利亞自己畫出劇情,我覺得可以自己畫出故事劇情,然後請機器人根據自己設定的劇情走,很有趣,這個過程小孩參與度更高,因為故事是他們自己設計的,所以很有毅力走完全部。

閱讀繪本資訊
📖好餓好餓的毛毛蟲 https://reurl.cc/V3zvDy
艾瑞.卡爾著
上誼文化出版
艾瑞.卡爾著
上誼文化出版
📖想念一朵小菊花 https://reurl.cc/XeGY57
作者: 由鈺涵
幼福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