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念了簡單機械給艾米與利亞聽。簡單機械的內容其實是中年級孩子的科學課程內容,如果要介紹幼兒這些概念,可以由他們生活中常玩的遊戲與玩具切入,像是滑梯的斜面是最常見的一種簡單機械的運用。
這本書的出版社有自製一個小影片介紹這本書:
媽媽想要艾米與利亞能夠利用簡單機械概念設計彈珠軌道,但是媽媽知道要運用六種簡單機械的原理,對幼兒來說太困難了,因此媽媽只運用一種,那就是斜面,配合著地心引力,讓彈珠滾動。
但是如果要讓幼兒了解彈珠滾動是有軌跡與路徑,那就要讓「路徑」被看見,因此媽媽先讓艾米與利亞用彈珠畫畫,這種彈珠畫也是利用斜面的方法讓彈珠滾動,與媽媽最後想要達到的目標非常一致,接著讓艾米與利亞看一看火車走時的路徑。


接著,我們先利用圖釘,在紙箱裡設計一個簡單的迷宮,讓彈珠可以在裡面滾動。然後還用紙箱做一個彈珠台。最後用單位積木建造一個簡單的彈珠軌道。



在這過程中,艾米、利亞很享受建構與遊戲的過程,雖然試彈珠軌道時不會每次都成功,但是學習科學實驗的步驟: 建立假設、實驗、修改再實驗的過程,比一次成功更重要,媽媽告訴他們,發明電燈的愛迪生說,他不是失敗1000次,而是他找到了1000種不適合的方法!發明的過程就是從發現不適合的方法中誕生!(這是艾米利亞媽在教二年級時,當時的搭班老師最常說的例子,媽媽深感認同,也拿來激勵艾米與利亞!)
以下就是玩過的我們一連串活動….
[彈珠路徑]
材料

1.彈珠
2.紙箱蓋子
3.紙盤
4.湯匙
5.各色顏料
6.圖畫紙
方法
1.將顏料倒在紙盤上,放上小湯匙
2.請幼兒自己挖喜歡的顏色放到紙箱蓋子上
3.放一顆彈珠在紙箱蓋上
4.開始用手製造斜面,引發彈珠滾動

5.如果還想再玩,可以在上面放圖畫紙再玩一次

[火車路徑]

1.各種火車、小車子
2.紙盤
3.各色顏料
4.大壁報紙
方法
1.將顏料倒在紙盤上
2.把火車與小車子輪子沾上顏料
3.在大壁報紙上滾動

[彈珠走迷宮]
1.紙箱蓋
2.圖釘
3.彈珠
方法
1.用鉛筆設計一個迷宮
2.將圖釘釘在紙箱蓋上

3.在入口放入彈珠
4.請幼兒想辦法滾動彈珠走到出口

[彈珠台設計]
大一點的小孩可以自己先用鉛筆設計彈珠台,但是艾米與利亞還太小,因此設計的部份由媽媽代勞,他們幫我釘圖釘。
材料
1.紙箱蓋
2.圖釘
3.彈珠
4.鉛筆
5. 直尺2把

方法
- 在紙箱蓋上畫上想要的彈珠台的樣子
- 沿著設計圖釘上圖釘
- 放上直尺
[大球軌道設計]
- KAPLA 單位積木 1000片
- 大球
方法

- 將積木堆高
- 二個積木有二片積木的高低差
- 積木堆與積木堆中間用二片單位積木當軌道
- 還可以在最下面放一些單位積木當骨牌,看看球滾下來時可不可以成功將骨牌推倒

後記
為什麼我想要艾米與利亞試著玩彈珠軌道呢?因為這個活動能夠幫助幼兒認知發展,在一次一次的建構中,幼兒需要觀察彈珠如何滾動?滾動的軌跡是怎樣?在建構彈珠軌道的過程中,也是一種空間能力的訓練。更重要的是,失敗時,可以分析與解決問題,如果成功了,那麼他們可以分析與綜合成功的數據,這樣的過程培養孩子發展邏輯思考能力。
閱讀書籍資訊
書名: 我的機械原理大發現 https://reurl.cc/OXYqz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