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是我們的除夕,我特地選了另一種年獸故事介紹給艾米與利亞聽。「年獸阿儺」(ㄋㄨㄛˊ)
是用另一種角度看「年獸」的故事。故事主角在歲末寒冬趕路回家過年,非常「幸運」遇到了年獸,嚇得跑了大半山頭,後來發現年獸也跟著他,之後展開一段有趣的對話。

這本書以年獸的觀點敘說發生什麼事,長得又大又綠的年獸說自己只是一隻小年獸,不吃肉只吃草,歲末寒冬出門只是個成長禮。
艾米聽到這裡就問我: 如果年獸只吃草不吃肉,那我們這幾天忙著做那些紅色的東西做什麼?
哇,這個問題問得好有邏輯喔,還好故事最後有回答她這個問題。
幼兒這個年齡從發展上來看,他們想事情大多以自己為主,也認為別人想的跟他一樣,介紹不同觀點的故事,能幫助他們用不同角度看事情。其實兒童也需要用這種方法與他們討論,以不同角色的觀點去了解人物在故事裡,為什麼這麼做?想要表達的是什麼觀點?如此會幫助他們對故事更了解。

介紹「觀點」的概念,最終目的是希望小孩知道,不同人有不同的觀點,我們可以有自己的觀點,也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理解別人,更重要的是: 要包容與尊重不同的觀點。
用不同觀點看事情,在設計思考過程中也很重要,因為做任何「設計思考挑戰」時,第一步必須要「同理」使用者,如果沒辦法站在「使用者」角度想事情,很難同理他們。

最常讓學生練習「觀點」的方法,除了介紹同一個故事,有不同觀點的敘事角度,讓學生討論人物的觀點。還可以給他們看一種正反畫,一副圖畫二種含義,讓他們體會不同方向看事情是什麼意思 (可以參考照片附的圖—大科學, 奇幻美術館)。這些都是討論不同觀點的好方法。
在與艾米、利亞討論完年獸阿儺的觀點之後,我利用「軟綿綿雪花」、「雲黏土」加上樹枝,做了「年獸阿儺」的場景,讓艾米與利亞上演可愛的年獸戲。
閱讀繪本資訊

📖 年獸阿儺 https://reurl.cc/WEqWmk
作者: 陳素宜
繪者:葉慧君
國語日報出版

📖 大科學 奇幻美術館
東西出版社
💡設計思考文章:
💡軟綿綿雪花做法:
💡雲黏土做法: